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特点,根据婴幼儿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可以观察自己的孩子的成长是否符合标准和正常,这样能够帮助新手父母更好的照顾孩子,看看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特点1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
1 、大小的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2、 比例的变化。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征,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所以比例上有明显的变化。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幼儿头占身长的1/4,成人头占身长的1/8.
3 、旧特征的消失。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旧特征的消失现象。如 乳牙的脱落。
4 、新特征的获得。在逐渐学习过程中逐渐拥有新的能力。如 好奇,好问及生理上的恒牙的出现。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 婴幼儿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尤其在出生3个月内。
2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各系统发育快慢与不同年龄生理功能有关。(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3 、婴幼儿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由上到下,有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如运动是先抬头,后挺胸,再会坐,站和走;先抬臂和伸臂,后控制双手的活动;先控制腿,再控制脚的活动等。)
4、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因此婴幼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应考虑各种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生长发育的任务:
1、学会走路
2、学习食用固体食物
3、学习说话
4、学习控制排泄技能。
5、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6、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7、学习判断是非
8、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9、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特点2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婴儿期:0-1岁
幼儿前期:1-3岁
幼儿期:3-6岁
童年期:6-12岁
青春发育期;10-20岁(男孩晚两年)
生长发育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各阶段顺序衔接,不能跳跃。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曲线呈波浪式
人的一生有两次突增高峰,第一次是胎儿期,第二次是青春发育期,出生后,生长最快的是婴儿期,0-1岁身高增长25厘米,2-3岁增长10厘米,以后逐渐放缓,每年约增长5-7.5厘米.直到青春发育早期, 每年可增长8-10厘米,甚至达到10-12厘米。女孩比男孩早两年。青春发育中期,性器官发育,生长速度减慢,女孩17-18岁,男孩22岁身高基本停止生长。
三、生长轨迹现象和赶上生长
一旦因疾病,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延迟,离轨迹较远,只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克服不利因素后,患儿会表现为加速成长,恢复到正常轨迹,把这种现象叫“赶上成长”。
四、生长关键期
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都有生长关键期,比如脑细胞发育的关键期是在胎儿中后期和出生后6个月,若在此期发生严重的蛋白质营养不良,缺氧,产伤等就会造成无法补救的后果。又如青春发育期是长身高的关键期,若出现阻碍生长的不利因素,都可导致骨细胞形成数量减少,若不能及时干预,随着骨骺和骨干的愈合,儿童少年的体格就无法实现其遗传潜力所赋予的水平。
儿童生长发育虽然按照一定的规律,但由于遗传,性别,环境,教养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差异会越来越大。怎样能使身材矮小的孩子能尽可能地长高,就是家长和社会所要共同重视的。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特点3
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简单到复杂、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来进行,具体如下:
1、由上到下:婴儿的运动功能是先练习抬头,经过3个月左右的练习后基本可以竖着抱并且可以抬头,此时出现人类第一个生理弯曲,即颈部前凸。抬头后开始逐渐练习下一个动作是坐,从一开始坐在妈妈腿上到扶着床自己坐,再到自己可以坐得很好,最后到坐下双手能够拿着玩具,出现第二个生理弯曲就是胸部的后凸。随着9-10个月后,婴儿会想要站起来或试着站,其站立时所需的腿部力量,就出现了第三个生理弯曲即腰部的前凸。会走以后,就出现骶部的生理弯曲;
2、从上到下:如先抬胳膊,开始部分手部运动;
3、从远到近:运动是从近到远的过程:
4、从粗到细:婴儿最先是一大把抓一个,10个月左右,开始出现用手指捏豆等精细动作;
5、从简单到复杂:可能婴儿拿笔画画,一开始会画横不会画其他,可能被教后教会画圆,甚至逐渐会画图形;
6、从低级到高级:婴儿的认知也有一定规律,可能先会看、会听,然后理解,甚至开始有自己的思维判断和表达等。